春节事后 ,昔人是怎么发“开工红包”的?
2019-02-13


1.png

1895年2月13日 ,清政府派李鸿章赴日媾和。

1955年2月13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大陈岛、渔山列岛、披山岛等岛屿 ,浙江沿海岛屿所有解放。

1962年2月13日 ,中央决议农村实验以生产队为基础的三级整体所有制。

1980年2月13日 ,中国首次派团加入冬季奥运会。

1990年2月13日 ,天下卫生组织宣布每年12月1日为“天下艾滋病日”。


春节事后 ,昔人是怎么发“开工红包”的?


春节事后 ,回来上班 ,未免有些慵懒  ;不过 ,上班第一天照例有“开工利是”可领 ,总算聊可慰藉。“利是”一词 ,最早为粤方言区的习惯写法 ,现实上是一种误写 ,准确的写法应该是“利市”。

“利市”则是一个相当古老的词 ,在宋元人的用语中 ,“利市”已很常见  ;明清时期的世俗小说也大宗泛起“利市”的说法。

宋人罗大经曾在《鹤林玉露》中考证过“利市”一词的泉源:俗语称“利市” ,亦有所祖。《左氏传》:郑人盟商人之辞曰:尔无我叛 ,我无强贾 ,尔有利市宝贿 ,我勿与知。年龄时期 ,郑国国君与商人立有左券:商人不得起义国家 ,国家也不干预商人做生意自由。“利市”便泛起在这份盟约的誓词中 ,意为“生意”。

元朝人陶宗仪也在《南村辍耕录》中考证过“利市”的来由:“利市”之说 ,随处皆然。《易·说卦》:巽为利市三倍。“利市”出自《易传》“说卦”的爻辞 ,意为“利润” ,“利市三倍”意指获得多倍利润 ,引申为“生意兴隆”之意。

在宋朝时期 ,人们常说的“利市” ,又有了“赏钱”的寄义。按宋时民俗 ,春节之前 ,“市井迎傩 ,以锣鼓遍至人家 ,乞求利市”。这里的“利市” ,即指赏钱。宋人的婚俗 ,也有“讨利市”的习惯:完婚之日 ,新郎官请人抬着花轿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新娘子上了花轿 ,迎娶的步队照例不肯起步 ,嘻嘻闹闹 ,“求利市、钱酒” ,女方家给各人派了“利市” ,大伙才欢快奋兴抬起花轿 ,送新娘子过门。此处之“利市” ,亦是指赏钱 ,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红包”。

宋人所说的“利市” ,还含有“吉祥”“蓬勃”之意。北宋东京有一座香火很旺的万寿宫 ,听说很是灵验 ,“宫东之市肆商贾住民 ,必固邀游街 ,以求利市 ,竞争牵挽”。这里的“求利市” ,即祈求好运气、好财气。

通过对“利市”词义的考察 ,我们可以知道 ,宋朝人常说的“利市” ,既可以指“生意兴隆” ,也可以指“赏钱” ,还包括有“吉祥”“蓬勃”的祝愿。将这三层寄义团结起来:给生意人发“利市” ,祝他们在新的一年里 ,生意兴隆、大吉大利 ,即是“开工利是”。

那么谁给宋朝生意人发“开工利是”呢?那就是宋朝政府。周密《武林往事》中纪录:元宵放灯第五夜(宋时 ,元宵放灯一样平常从正月十四最先 ,第五夜即正月十八 ,亦即放灯的最后一夜) ,临安府的府尹会坐着小轿 ,出来拜会市民 ,轿子前后簇拥着长龙一样平常的舞队 ,一起敲锣打鼓 ,煞是热闹。临安府的吏员 ,跟在轿后 ,背着大麻袋 ,内里装着楮券(即南宋流通的会子) ,碰上做小生意的商贩(小经纪人) ,便给他们派钱 ,每人数十文 ,祝他们新年生意兴隆。

有一些狡黠的市民 ,用小托盘放着梨、藕数片 ,装扮成小商贩的样子 ,在人群中钻来钻去 ,重复领“利市” ,官府也不去盘算。

南宋临安府尹给小经纪人派发“开工利是”的习俗 ,宋人称之为“买市”。

所谓“买市”即:“帘前堆垛现钱数万贯” ,宣唤市井商贩前来做生意 ,凡叫价一直钱的商品 ,皇室往往用二贯钱买下来。

此时的“买市” ,是指皇室或政府召集商人 ,用高于市价的价钱购置商品 ,意在勉励商业、昌盛市场。到了周密生涯的南宋后期 ,“买市”已经没有“买”的行为 ,而是由官府直接给小商贩派“利市”。对领到“利市”的小商贩来说 ,这几十文赏钱就是新年的“开工利是”。


祝好朋侪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春节事后 ,昔人是怎么发“开工红包”的?


1.png

1895年2月13日 ,清政府派李鸿章赴日媾和。

1955年2月13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大陈岛、渔山列岛、披山岛等岛屿 ,浙江沿海岛屿所有解放。

1962年2月13日 ,中央决议农村实验以生产队为基础的三级整体所有制。

1980年2月13日 ,中国首次派团加入冬季奥运会。

1990年2月13日 ,天下卫生组织宣布每年12月1日为“天下艾滋病日”。


春节事后 ,昔人是怎么发“开工红包”的?


春节事后 ,回来上班 ,未免有些慵懒  ;不过 ,上班第一天照例有“开工利是”可领 ,总算聊可慰藉。“利是”一词 ,最早为粤方言区的习惯写法 ,现实上是一种误写 ,准确的写法应该是“利市”。

“利市”则是一个相当古老的词 ,在宋元人的用语中 ,“利市”已很常见  ;明清时期的世俗小说也大宗泛起“利市”的说法。

宋人罗大经曾在《鹤林玉露》中考证过“利市”一词的泉源:俗语称“利市” ,亦有所祖。《左氏传》:郑人盟商人之辞曰:尔无我叛 ,我无强贾 ,尔有利市宝贿 ,我勿与知。年龄时期 ,郑国国君与商人立有左券:商人不得起义国家 ,国家也不干预商人做生意自由。“利市”便泛起在这份盟约的誓词中 ,意为“生意”。

元朝人陶宗仪也在《南村辍耕录》中考证过“利市”的来由:“利市”之说 ,随处皆然。《易·说卦》:巽为利市三倍。“利市”出自《易传》“说卦”的爻辞 ,意为“利润” ,“利市三倍”意指获得多倍利润 ,引申为“生意兴隆”之意。

在宋朝时期 ,人们常说的“利市” ,又有了“赏钱”的寄义。按宋时民俗 ,春节之前 ,“市井迎傩 ,以锣鼓遍至人家 ,乞求利市”。这里的“利市” ,即指赏钱。宋人的婚俗 ,也有“讨利市”的习惯:完婚之日 ,新郎官请人抬着花轿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新娘子上了花轿 ,迎娶的步队照例不肯起步 ,嘻嘻闹闹 ,“求利市、钱酒” ,女方家给各人派了“利市” ,大伙才欢快奋兴抬起花轿 ,送新娘子过门。此处之“利市” ,亦是指赏钱 ,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红包”。

宋人所说的“利市” ,还含有“吉祥”“蓬勃”之意。北宋东京有一座香火很旺的万寿宫 ,听说很是灵验 ,“宫东之市肆商贾住民 ,必固邀游街 ,以求利市 ,竞争牵挽”。这里的“求利市” ,即祈求好运气、好财气。

通过对“利市”词义的考察 ,我们可以知道 ,宋朝人常说的“利市” ,既可以指“生意兴隆” ,也可以指“赏钱” ,还包括有“吉祥”“蓬勃”的祝愿。将这三层寄义团结起来:给生意人发“利市” ,祝他们在新的一年里 ,生意兴隆、大吉大利 ,即是“开工利是”。

那么谁给宋朝生意人发“开工利是”呢?那就是宋朝政府。周密《武林往事》中纪录:元宵放灯第五夜(宋时 ,元宵放灯一样平常从正月十四最先 ,第五夜即正月十八 ,亦即放灯的最后一夜) ,临安府的府尹会坐着小轿 ,出来拜会市民 ,轿子前后簇拥着长龙一样平常的舞队 ,一起敲锣打鼓 ,煞是热闹。临安府的吏员 ,跟在轿后 ,背着大麻袋 ,内里装着楮券(即南宋流通的会子) ,碰上做小生意的商贩(小经纪人) ,便给他们派钱 ,每人数十文 ,祝他们新年生意兴隆。

有一些狡黠的市民 ,用小托盘放着梨、藕数片 ,装扮成小商贩的样子 ,在人群中钻来钻去 ,重复领“利市” ,官府也不去盘算。

南宋临安府尹给小经纪人派发“开工利是”的习俗 ,宋人称之为“买市”。

所谓“买市”即:“帘前堆垛现钱数万贯” ,宣唤市井商贩前来做生意 ,凡叫价一直钱的商品 ,皇室往往用二贯钱买下来。

此时的“买市” ,是指皇室或政府召集商人 ,用高于市价的价钱购置商品 ,意在勉励商业、昌盛市场。到了周密生涯的南宋后期 ,“买市”已经没有“买”的行为 ,而是由官府直接给小商贩派“利市”。对领到“利市”的小商贩来说 ,这几十文赏钱就是新年的“开工利是”。


祝好朋侪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