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中医药(四)
2015-07-11

〖中医药文化〗

细雨无声寸草知,

春风轻拂景致姿,

濡润岐黄千秋业,

喜看杏林添新枝。


〖名著、名医、轶事〗

    《温病条辨》为吴瑭多年温病学术研究和临床总结的力作。全书以三焦辨证为主干,前后贯串,释解温病全历程辨治,同时参以仲景六经辨证、刘河间温热病机、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及吴又可《温疫论》等诸说,析理至微,病机甚明,而治之有方。例如书中归纳温病清络、清营、育阴等治法,实是叶天士散存于医案中之清热养阴诸法的总结提高。


    吴瑭,字配珩,又字鞠通。江苏淮阴人。少习儒,十九岁而父病亡,伤心欲绝,遂广购方书读之。吴瑭著成《温病条辨》,前后化了六年,提出三焦辨证理论,温病学派之圭臬。以后吴氏以医为业,孜孜汲汲四十余年,屡起沉症。晚年著《医医病书》(1831)二卷,针砭时医误差,阐论医德,亦为众人所重。其医案得后人汇辑整理成《吴鞠通先生医案》(一名《吴氏医案》)五卷(一作四卷),亦医家喜读之书。


〖治瘟疫〗

    癸丑岁,京师盛行温疫,友人强起之治,但所见简陋皆已因误治而成坏病者,吴瑭治之,尚存活数十人,而死于世俗凡医之手数不胜数。吴瑭因而著成《温病条辨》。


    《伤科补要》4卷,刊于嘉庆十三年(1808),作者钱秀昌,以伤科著名,并辑其精义,综合平素治疗履历,撰成此书。卷一述人体要穴、正骨器械、骨度及脉诀;卷二述治伤三十六则,是治金疮之理论及身体各部伤科疾病要领;卷三治伤汤头歌括;卷四选录各家伤科要方及抢救良方。全书简明适用,其中并载有杨木接骨法治愈骨折骨不一连之履历,尤为难堪。


    钱秀昌,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因臂部骨折,经时医杨雨苍治疗,遂从之学伤科,后以伤科名于外地。撰有《伤科补要》四卷,附以验方歌诀,并载有杨木接骨法治愈破损性骨折骨不连之履历。内容简明适用,撒播颇广。


    《傅青主女科》又名《女科》二卷,傅山撰,约成书于十七世纪,而至道光七年(1827)方有初刊本:后收入《傅青主男女科》中,合刊本多《傅氏女科全集》,后附《产后篇》2卷。全书文字质朴,叙述简明简要,理法方药谨严而适用,重视肝、脾、肾三脏病机,善用气血培补、脾胃调理之法,故颇受妇产医家推许。


    傅山(16071684)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汉族,山西太原人。明亡为羽士,隐居土室养母。康熙中举鸿博,屡辞不得免,至京,称老病,不试而归。顾炎武极服其志节。于学无所欠亨,经史之外,兼通先秦诸子,又长于字画医学。著有《霜红龛集》等。在医学上,有着重大的成绩。他内科、妇科、儿科、外科,科科均有很高的手艺,而尤以妇科为最。其医著《傅氏女科》、《青囊窍门》,至今撒播于世,造福于人。傅山极重医德,看待病人不讲贫富,一视同仁。


    《医林改错》二卷,王清任撰,是他访验脏腑四十二年呕心沥血之作,也是我国中医剖解学上具有重大刷新意义的著作。本书约三分之一篇幅为剖解学内容,以其亲眼所见,识别胸腹内脏器官,与古代剖解作较量,画出他自以为是准确的十三幅剖解图以改错,很有刷新和前进的意义。


    王清任,清代医学家。字勋臣,直隶玉田人,邑武庠生,又纳粟得千总职。年轻时即全心学医,并于北京开一药铺行医,医术精湛,颇噪于一时。因其精究岐黄,于古书中对人体结构与现真相形不符,颇有微词,并敢于提出修正品评,其刷新精神甚得好评。尝谓“著书不明脏腑,岂非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盲子夜行”,故全心视察人体之结构,并绘制图形,纠正前人过失,写成《医林改错》。


    《重楼玉钥》为喉科专著,郑梅涧于乾隆年间撰。本书卷上共17则,首列“咽喉说”等八篇为咽喉病总论,言病因、证治及不治之症等;又列36种喉风名目,将咽喉、口齿、唇舌各症均以“风”名,包括牙疳、喉间发白(白喉)等症,其治以紫地汤化裁。卷下“风针诀”,包括行针手法、补泻,禁忌及咽喉科常用的十四经经穴。此书对白喉诊治及宜忌尤详,主治之方为养阴清肺汤。实为今日抗白喉合剂的祖方。


     郑梅涧,安徽歙县郑村人。其父郑于丰(字绥年,号认斋)精于喉科,梅涧承父技,有富厚的临床履历,求治者盈门。乾隆年间,集多年临床履历,并经方成培整理,撰成《重楼玉钥》2卷,在民间广为传抄,凡遇喉症,按方投药,无不灵验。该书刊行于道光十八年(1838),上卷为咽喉病总论,述及36种喉病的名称、症状、治疗和方药,尤以治疗白喉和“养阴清肺汤”最具科学价值;下卷专论喉科的针灸疗法。尚有《捷余医语》、《痘疹正传》、《仙丹秘方》等著作。梅涧对淋投合核病的治疗亦有孝顺。其子承其家学,世称“南园喉科”。


〖今世名医〗

    张伯勋,同济医科大学医疗系结业。原解放军总医骨科主任,现为骨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手艺一级,三军骨科研究所副所长,解放军总医院专家组副组长。恒久从事骨科临床及基础研究事情,在骨创伤救治、周围神经伤、腰椎病、骨折与骨缺损以及皮肤肌肉缺损的治疗和晚期修复方面积累了富厚履历。对创伤脂肪栓塞综合征早期诊断和治疗举行了系列性动物实验,并应用于临床获得新效果;对血管伤举行了可溶性血管内支架和医用粘合剂快速吻合血管的实验研究以及骨缺损修复质料的研究。主编和加入编写专著15部,揭晓论文210篇�;窬涌萍记敖坏冉�1项,二等奖8项,荣立三等功6次;解放军总医院“尖兵医生”,优异共产党员。1991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被总后表扬为5.12抗震救灾先进小我私家,被总政表扬为三军优异党务事情者。


   祝好朋侪千树流莺歌丽日,四方跃马上征途!



清朝中医药(四)

〖中医药文化〗

细雨无声寸草知,

春风轻拂景致姿,

濡润岐黄千秋业,

喜看杏林添新枝。


〖名著、名医、轶事〗

    《温病条辨》为吴瑭多年温病学术研究和临床总结的力作。全书以三焦辨证为主干,前后贯串,释解温病全历程辨治,同时参以仲景六经辨证、刘河间温热病机、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及吴又可《温疫论》等诸说,析理至微,病机甚明,而治之有方。例如书中归纳温病清络、清营、育阴等治法,实是叶天士散存于医案中之清热养阴诸法的总结提高。


    吴瑭,字配珩,又字鞠通。江苏淮阴人。少习儒,十九岁而父病亡,伤心欲绝,遂广购方书读之。吴瑭著成《温病条辨》,前后化了六年,提出三焦辨证理论,温病学派之圭臬。以后吴氏以医为业,孜孜汲汲四十余年,屡起沉症。晚年著《医医病书》(1831)二卷,针砭时医误差,阐论医德,亦为众人所重。其医案得后人汇辑整理成《吴鞠通先生医案》(一名《吴氏医案》)五卷(一作四卷),亦医家喜读之书。


〖治瘟疫〗

    癸丑岁,京师盛行温疫,友人强起之治,但所见简陋皆已因误治而成坏病者,吴瑭治之,尚存活数十人,而死于世俗凡医之手数不胜数。吴瑭因而著成《温病条辨》。


    《伤科补要》4卷,刊于嘉庆十三年(1808),作者钱秀昌,以伤科著名,并辑其精义,综合平素治疗履历,撰成此书。卷一述人体要穴、正骨器械、骨度及脉诀;卷二述治伤三十六则,是治金疮之理论及身体各部伤科疾病要领;卷三治伤汤头歌括;卷四选录各家伤科要方及抢救良方。全书简明适用,其中并载有杨木接骨法治愈骨折骨不一连之履历,尤为难堪。


    钱秀昌,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因臂部骨折,经时医杨雨苍治疗,遂从之学伤科,后以伤科名于外地。撰有《伤科补要》四卷,附以验方歌诀,并载有杨木接骨法治愈破损性骨折骨不连之履历。内容简明适用,撒播颇广。


    《傅青主女科》又名《女科》二卷,傅山撰,约成书于十七世纪,而至道光七年(1827)方有初刊本:后收入《傅青主男女科》中,合刊本多《傅氏女科全集》,后附《产后篇》2卷。全书文字质朴,叙述简明简要,理法方药谨严而适用,重视肝、脾、肾三脏病机,善用气血培补、脾胃调理之法,故颇受妇产医家推许。


    傅山(16071684)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汉族,山西太原人。明亡为羽士,隐居土室养母。康熙中举鸿博,屡辞不得免,至京,称老病,不试而归。顾炎武极服其志节。于学无所欠亨,经史之外,兼通先秦诸子,又长于字画医学。著有《霜红龛集》等。在医学上,有着重大的成绩。他内科、妇科、儿科、外科,科科均有很高的手艺,而尤以妇科为最。其医著《傅氏女科》、《青囊窍门》,至今撒播于世,造福于人。傅山极重医德,看待病人不讲贫富,一视同仁。


    《医林改错》二卷,王清任撰,是他访验脏腑四十二年呕心沥血之作,也是我国中医剖解学上具有重大刷新意义的著作。本书约三分之一篇幅为剖解学内容,以其亲眼所见,识别胸腹内脏器官,与古代剖解作较量,画出他自以为是准确的十三幅剖解图以改错,很有刷新和前进的意义。


    王清任,清代医学家。字勋臣,直隶玉田人,邑武庠生,又纳粟得千总职。年轻时即全心学医,并于北京开一药铺行医,医术精湛,颇噪于一时。因其精究岐黄,于古书中对人体结构与现真相形不符,颇有微词,并敢于提出修正品评,其刷新精神甚得好评。尝谓“著书不明脏腑,岂非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盲子夜行”,故全心视察人体之结构,并绘制图形,纠正前人过失,写成《医林改错》。


    《重楼玉钥》为喉科专著,郑梅涧于乾隆年间撰。本书卷上共17则,首列“咽喉说”等八篇为咽喉病总论,言病因、证治及不治之症等;又列36种喉风名目,将咽喉、口齿、唇舌各症均以“风”名,包括牙疳、喉间发白(白喉)等症,其治以紫地汤化裁。卷下“风针诀”,包括行针手法、补泻,禁忌及咽喉科常用的十四经经穴。此书对白喉诊治及宜忌尤详,主治之方为养阴清肺汤。实为今日抗白喉合剂的祖方。


     郑梅涧,安徽歙县郑村人。其父郑于丰(字绥年,号认斋)精于喉科,梅涧承父技,有富厚的临床履历,求治者盈门。乾隆年间,集多年临床履历,并经方成培整理,撰成《重楼玉钥》2卷,在民间广为传抄,凡遇喉症,按方投药,无不灵验。该书刊行于道光十八年(1838),上卷为咽喉病总论,述及36种喉病的名称、症状、治疗和方药,尤以治疗白喉和“养阴清肺汤”最具科学价值;下卷专论喉科的针灸疗法。尚有《捷余医语》、《痘疹正传》、《仙丹秘方》等著作。梅涧对淋投合核病的治疗亦有孝顺。其子承其家学,世称“南园喉科”。


〖今世名医〗

    张伯勋,同济医科大学医疗系结业。原解放军总医骨科主任,现为骨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手艺一级,三军骨科研究所副所长,解放军总医院专家组副组长。恒久从事骨科临床及基础研究事情,在骨创伤救治、周围神经伤、腰椎病、骨折与骨缺损以及皮肤肌肉缺损的治疗和晚期修复方面积累了富厚履历。对创伤脂肪栓塞综合征早期诊断和治疗举行了系列性动物实验,并应用于临床获得新效果;对血管伤举行了可溶性血管内支架和医用粘合剂快速吻合血管的实验研究以及骨缺损修复质料的研究。主编和加入编写专著15部,揭晓论文210篇�;窬涌萍记敖坏冉�1项,二等奖8项,荣立三等功6次;解放军总医院“尖兵医生”,优异共产党员。1991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被总后表扬为5.12抗震救灾先进小我私家,被总政表扬为三军优异党务事情者。


   祝好朋侪千树流莺歌丽日,四方跃马上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