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书
2019-05-09

中医药文化.jpg

中华悠悠五千年 ,

生生不息延绵绵。

国医立基数千载 ,

文籍叙述脉象显。


《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书



《脉经》 ,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书 ,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3世纪 ,10卷。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 ,选录《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扁鹊、华佗等有关脉学之论说 ,阐析脉理、脉法 ,团结临床现实 ,详辨脉象及其主病。


成书配景

王叔和在《脉经·序》中说:“脉理精微 ,其体难辨 ,弦紧浮芤 ,展转相类 ,在心易了 ,指下难明。谓浮为沉 ,则方治永乖;以缓为迟 ,则危殆立至。”但其时尚无一本脉学书籍供医者研读 ,《内经》《难经》等书 ,文义深奥 ,大都人不可明确 ,更谈不上准确运用 ,致使“微疴成膏肓之变 ,滞固绝振起之望”。王叔和使用担当太医令的时机 ,博览群书 ,苦心钻研 ,总结《内经》《难经》以来逮于扁鹊、华佗、仲景等经论要旨 ,旁及古代有关说脉之篇 ,并团结自己的临床实践 ,著成《脉经》十卷 ,九十七篇 ,首次对中医脉学从理论光临床运用作了较周全、系统的叙述。


作者简介

王叔和 ,西晋医学家。名熙 ,高平(今属山东)人。生于东汉建安十五年 ,即公元210年。他“性平静 ,好著述” ,曾为太医令。著有《脉经》 ,另对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举行整理 ,该书因战乱而散佚庞杂 ,几至失传。王氏重新加以编次 ,将《伤寒杂病论》析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另著有《论病》六卷 ,未见传世。


内容简介

《脉经》卷一载医论15篇 ,将人体脉象归纳为24种 ,于每一脉象性状均有明确形貌 ,并举相似之脉 ,分八组排列较量。以下各篇 ,脉理与脉法互阐 ,备述诊脉时间、诊脉部位、辨阴阳脉大法及疾病将瘥、难愈之脉候。卷2~3共有医论9篇 ,论“关前”“关后”“关上”三关及人迎、神门、气口等部位脉象转变、所主脏腑经络病变;寸、关、尺各部脉象所主病证及其治疗;奇经八脉之脉象主病;脏腑平脉、病脉及死脉。卷4医论8篇 ,凡举三部九候脉证与40余种杂病脉候。并论四时相反脉证、百病死生之脉。卷5收扁鹊、张仲景、华佗有关诊法医论5篇。卷6为五脏六腑病证 ,共11篇。卷7~9分49篇讨论脉证、治疗 ,包括伤寒、杂病、妇儿病证。卷十为《手检图三十一部》。


影响评价

《脉经》系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书 ,首次系统归纳了24种脉象 ,对其性状作出详细形貌 ,起源一定了有关三部脉的定位诊断 ,为后世脉学生长涤讪基础 ,并有指导临床实践之意义。同时《脉经》还生涯了大宗古代中医文献资料。


祝好朋侪福如东海滔滔至 ,财似春潮滔滔来!


《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书

中医药文化.jpg

中华悠悠五千年 ,

生生不息延绵绵。

国医立基数千载 ,

文籍叙述脉象显。


《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书



《脉经》 ,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书 ,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3世纪 ,10卷。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 ,选录《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扁鹊、华佗等有关脉学之论说 ,阐析脉理、脉法 ,团结临床现实 ,详辨脉象及其主病。


成书配景

王叔和在《脉经·序》中说:“脉理精微 ,其体难辨 ,弦紧浮芤 ,展转相类 ,在心易了 ,指下难明。谓浮为沉 ,则方治永乖;以缓为迟 ,则危殆立至。”但其时尚无一本脉学书籍供医者研读 ,《内经》《难经》等书 ,文义深奥 ,大都人不可明确 ,更谈不上准确运用 ,致使“微疴成膏肓之变 ,滞固绝振起之望”。王叔和使用担当太医令的时机 ,博览群书 ,苦心钻研 ,总结《内经》《难经》以来逮于扁鹊、华佗、仲景等经论要旨 ,旁及古代有关说脉之篇 ,并团结自己的临床实践 ,著成《脉经》十卷 ,九十七篇 ,首次对中医脉学从理论光临床运用作了较周全、系统的叙述。


作者简介

王叔和 ,西晋医学家。名熙 ,高平(今属山东)人。生于东汉建安十五年 ,即公元210年。他“性平静 ,好著述” ,曾为太医令。著有《脉经》 ,另对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举行整理 ,该书因战乱而散佚庞杂 ,几至失传。王氏重新加以编次 ,将《伤寒杂病论》析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另著有《论病》六卷 ,未见传世。


内容简介

《脉经》卷一载医论15篇 ,将人体脉象归纳为24种 ,于每一脉象性状均有明确形貌 ,并举相似之脉 ,分八组排列较量。以下各篇 ,脉理与脉法互阐 ,备述诊脉时间、诊脉部位、辨阴阳脉大法及疾病将瘥、难愈之脉候。卷2~3共有医论9篇 ,论“关前”“关后”“关上”三关及人迎、神门、气口等部位脉象转变、所主脏腑经络病变;寸、关、尺各部脉象所主病证及其治疗;奇经八脉之脉象主病;脏腑平脉、病脉及死脉。卷4医论8篇 ,凡举三部九候脉证与40余种杂病脉候。并论四时相反脉证、百病死生之脉。卷5收扁鹊、张仲景、华佗有关诊法医论5篇。卷6为五脏六腑病证 ,共11篇。卷7~9分49篇讨论脉证、治疗 ,包括伤寒、杂病、妇儿病证。卷十为《手检图三十一部》。


影响评价

《脉经》系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书 ,首次系统归纳了24种脉象 ,对其性状作出详细形貌 ,起源一定了有关三部脉的定位诊断 ,为后世脉学生长涤讪基础 ,并有指导临床实践之意义。同时《脉经》还生涯了大宗古代中医文献资料。


祝好朋侪福如东海滔滔至 ,财似春潮滔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