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煜既是南唐后主,又是亡国之君,投降北宋后,被封为违命侯,居于东京。他最为人熟知的词作即是那首《虞尤物》:“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几多。小楼昨夜又春风,祖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栏杆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首词最终为他招来杀身之祸,宋太宗赵光义赐药毒死了李煜。
文艺君王的始祖
李煜本不是当君王的料。他原名李从嘉,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个儿子。李从嘉自幼善于诗文和字画,相貌也颇为奇异,丰额骈齿、重瞳子,即额头宽阔、长有龅牙、一只眼睛中有两个瞳仁,这在古代被视为贤人之相。
然而,他一门心思都在自己的艺术事业上,从未想过皇位会轮到自己。事实,凭证立长立贤的继续制度,身为老六的他似乎与皇位无缘。但世事无常,李煜最终照旧没能逃过做天子的“劫”。
李煜的年迈因战功显赫被立为太子,但他桀骜不驯,不听李璟的疏导。一次,他误信谣言,以为父皇要把皇位传给叔叔,竟起了杀心,毒死了自己的亲叔叔。这一行为震惊了李璟,不久后太子暴毙,死因不明。以后,李煜的二哥、三哥、四哥、五哥也接连夭折,甚至在史书上都未留下名字。于是,皇位的继续权最终落到了李从嘉头上。即位后,他更名为李煜。
后人评价李煜:“作个才子真旷世,可怜苦命作君王。”他体恤黎民,减免税收和徭役,但同时又纵情声色,喜欢奢侈,疏于治国?梢运,李煜用在填词上的功夫,远远凌驾了治国。
没有巨细乔,亦有巨细周
说到李煜,就不得不提他与巨细周后的故事。巨细周后是亲姐妹,二人相差14岁,是大司徒周宗的女儿,皆为旷世尤物。李煜钟情声色,贪恋子女情长,他的天下里只有流水落花与春花秋月,他的一生都活得至情至性。
大周后能歌善舞,琵琶弹得极好,还善于作曲,曾为唐朝失传的《霓裳羽衣曲》重新谱曲并弹奏。她独创妆容,引领南唐时尚潮流,李煜为她创作了《书琵琶背》《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等多首诗词。据纪录,大周后尚在病中时,李煜便纳了她妹妹小周后。李煜的词作《菩萨蛮》生动描绘了他与小周后的幽会:“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媚吓霞,一直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大周后去世后,李煜对小周后痛爱有加,数年后立她为国后。小周后同样用度奢侈,喜欢音律,自制熏香,与李煜一同研究美裳、美妆、美食和插花,赏花对饮,歌舞升平,陶醉其中。
无可怎样花落去
赵光义即位后,李煜的处境愈发凄凉,不但身体备受折磨,精神也备受攻击。据传,赵光义多次召小周后入宫,强幸于她,还命人绘制了《熙陵幸小周后图》。小周后出宫后,痛哭痛骂李煜,而李煜却无可怎样,只能默默回避。相比之下,后蜀后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也曾被宋太祖看中,孟昶最终暴疾而终。李煜的运气又怎能好到那里去呢?李煜死后不久,小周后也郁郁而终。
公元978年,乞巧节,恰逢李煜的生日。他回忆起在江南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一片欢声笑语。现在却寄人篱下,饱尝世态炎凉,魂牵梦萦的故土生怕再难踏足。于是,他挥笔写下这首《虞尤物》。没想到,这首有感而发的词作竟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赵光义以为李煜忖量祖国,不知悔改,只要李煜在,南唐就尚有复国的火苗。于是,他赐李煜“;啤,将其毒死。
这个风流半世、屈辱半世的词人帝王,为词而生,因词而死。历史似乎在循环,一百多年后,宋徽宗赵佶降生了。听说赵佶出生前,他父亲宋神宗曾多次瞻仰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赞叹不已。而宋徽宗“文采风流,过李主百倍”。在他哥哥宋哲宗去世后,议立新帝时,宰相章惇曾说赵佶“轻佻不可以君天下”,但向太后却坚持立他为帝。赵佶“诸事皆能,独不可为君耳”,他的运气与李煜如出一辙,最终玩丢了北宋山河。
李煜既是南唐后主,又是亡国之君,投降北宋后,被封为违命侯,居于东京。他最为人熟知的词作即是那首《虞尤物》:“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几多。小楼昨夜又春风,祖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栏杆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首词最终为他招来杀身之祸,宋太宗赵光义赐药毒死了李煜。
文艺君王的始祖
李煜本不是当君王的料。他原名李从嘉,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个儿子。李从嘉自幼善于诗文和字画,相貌也颇为奇异,丰额骈齿、重瞳子,即额头宽阔、长有龅牙、一只眼睛中有两个瞳仁,这在古代被视为贤人之相。
然而,他一门心思都在自己的艺术事业上,从未想过皇位会轮到自己。事实,凭证立长立贤的继续制度,身为老六的他似乎与皇位无缘。但世事无常,李煜最终照旧没能逃过做天子的“劫”。
李煜的年迈因战功显赫被立为太子,但他桀骜不驯,不听李璟的疏导。一次,他误信谣言,以为父皇要把皇位传给叔叔,竟起了杀心,毒死了自己的亲叔叔。这一行为震惊了李璟,不久后太子暴毙,死因不明。以后,李煜的二哥、三哥、四哥、五哥也接连夭折,甚至在史书上都未留下名字。于是,皇位的继续权最终落到了李从嘉头上。即位后,他更名为李煜。
后人评价李煜:“作个才子真旷世,可怜苦命作君王。”他体恤黎民,减免税收和徭役,但同时又纵情声色,喜欢奢侈,疏于治国?梢运,李煜用在填词上的功夫,远远凌驾了治国。
没有巨细乔,亦有巨细周
说到李煜,就不得不提他与巨细周后的故事。巨细周后是亲姐妹,二人相差14岁,是大司徒周宗的女儿,皆为旷世尤物。李煜钟情声色,贪恋子女情长,他的天下里只有流水落花与春花秋月,他的一生都活得至情至性。
大周后能歌善舞,琵琶弹得极好,还善于作曲,曾为唐朝失传的《霓裳羽衣曲》重新谱曲并弹奏。她独创妆容,引领南唐时尚潮流,李煜为她创作了《书琵琶背》《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等多首诗词。据纪录,大周后尚在病中时,李煜便纳了她妹妹小周后。李煜的词作《菩萨蛮》生动描绘了他与小周后的幽会:“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媚吓霞,一直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大周后去世后,李煜对小周后痛爱有加,数年后立她为国后。小周后同样用度奢侈,喜欢音律,自制熏香,与李煜一同研究美裳、美妆、美食和插花,赏花对饮,歌舞升平,陶醉其中。
无可怎样花落去
赵光义即位后,李煜的处境愈发凄凉,不但身体备受折磨,精神也备受攻击。据传,赵光义多次召小周后入宫,强幸于她,还命人绘制了《熙陵幸小周后图》。小周后出宫后,痛哭痛骂李煜,而李煜却无可怎样,只能默默回避。相比之下,后蜀后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也曾被宋太祖看中,孟昶最终暴疾而终。李煜的运气又怎能好到那里去呢?李煜死后不久,小周后也郁郁而终。
公元978年,乞巧节,恰逢李煜的生日。他回忆起在江南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一片欢声笑语。现在却寄人篱下,饱尝世态炎凉,魂牵梦萦的故土生怕再难踏足。于是,他挥笔写下这首《虞尤物》。没想到,这首有感而发的词作竟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赵光义以为李煜忖量祖国,不知悔改,只要李煜在,南唐就尚有复国的火苗。于是,他赐李煜“;啤,将其毒死。
这个风流半世、屈辱半世的词人帝王,为词而生,因词而死。历史似乎在循环,一百多年后,宋徽宗赵佶降生了。听说赵佶出生前,他父亲宋神宗曾多次瞻仰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赞叹不已。而宋徽宗“文采风流,过李主百倍”。在他哥哥宋哲宗去世后,议立新帝时,宰相章惇曾说赵佶“轻佻不可以君天下”,但向太后却坚持立他为帝。赵佶“诸事皆能,独不可为君耳”,他的运气与李煜如出一辙,最终玩丢了北宋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