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艾灸,给身体添一把“康健火”!
2023-04-13

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也是万物苏醒的季节,预示着新一轮的播种又要最先了!那么,你知道康健该什么时间播种吗?着实春季艾灸,播种的就是秋天的康健哦。春季怒气最旺,身体阳气一旦富足就会自动攻击潜藏了一冬的病灶。以是春季别忘了艾灸,给体内阳气加一把火,一鼓作气把潜藏的病灶扫除!

艾灸,艾草,艾灸注重事项

艾草,是野菜也是中药。中医用艾养生,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名医别录》中纪录,“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艾是艾草,灸就是用火烤的意思。我们的祖先在烧烤、取暖和时发明,熏烤身体某些部位,可以减轻或治愈病痛,“灸”法应运而生。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了灸法治病的纪录。中医以为,艾灸有助温阳补气、祛寒除湿,是最具中医特色的治疗、保健手段之一。


一、艾灸首选“三年艾”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必来。”艾灸常用“三年艾”,即存放3年后的艾草。陈艾的挥发油已挥发,有用药性能施展到最佳。艾绒是艾草的自然加工品,也是制作艾灸所用艾条的主要质料。挑选艾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1、看:新鲜的艾草呈嫩绿色,陈艾颜色多为黄褐色。用于艾灸的艾绒杂质少,燃烧后的烟为白色。燃烧后,艾灰颜色浅淡,能完全熔化。

2、闻:好的艾绒味道温顺、清香,含有杂质较多的艾绒闻起来则较量刺鼻,燃烧的烟味也较量呛。

3、触:用于艾灸的艾绒,摸起来手感应十分细腻、柔软。

若是对艾烟过敏,可选用电子灸产品。电子灸使用电阻盘爆发热量,也可以温通经络,其特点是利便、无烟,但渗透性不如古板艾灸。


二、差别症状差别穴位

中医以为,艾灸相宜“虚证”和“寒证”,如虚弱怕冷、受凉腹泻、枢纽冷痛、风寒伤风等。针对差别年岁、人群、症状,艾灸的“养生穴”也不相同。

1、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肚脐中下3寸处。关元穴被称为“中医养生第一穴”,是身体元气收支的“门”。身体虚弱、体质偏寒的人,经期手脚冰冷、腹痛的女性,均可艾灸关元穴保养。

2、中脘穴:位于肚脐到胸骨下缘连线的中点。若是经常以为胃里凉、想喝热水,或者吃完冷饮胃不惬意,可用艾条灸中脘穴。

3、命门穴:位于后正中线上,在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命门穴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经常艾灸命门穴,可以资助调理腰痛、肾脏疾病等。

4、足三里:腿弯曲时,膝枢纽外侧有一块凸出的骨头(外膝眼),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处。足三里是常用的“强壮穴”,中医素有“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的说法。经常艾灸足三里,有助于调理脾胃,改善免疫能力。

5、涌泉穴:位于左右足底前部凹陷处,第2、3趾缝纹前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涌泉”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艾灸涌泉穴可养心安神,改善神经虚弱,增强防病能力。


三、艾灸常见手法

1、温顺灸:持艾条距离皮肤3~4公分,穴位感应温热即可。适合慢性疾病和慢性劳损患者。

2、盘旋灸:在温顺灸的基础上,持艾条在穴位周围轻度横向盘旋,镌汰皮肤局部灼热感。

3、雀啄灸:持艾条一上一下、一近一远刺激穴位,适合热症及需要驱病邪的患者。

除了直接在穴位施灸,艾灸配合盐、姜、蒜及药物等,可以有针对性地增强疗效。隔盐灸适用多种腹泻;隔姜灸可缓解吐逆、腹痛、痛经等;隔蒜灸可治疗皮肤病症等;隔药物灸需由专科医师操作。


四、艾灸注重事项

艾灸是一种温热治疗要领,适当的手法和方法可使功效加倍。中医提醒,艾灸时有6个注重事项:

1、艾灸要适度:将艾条点燃,距离皮肤2~3厘米,以局部温热、无灼痛为宜。一样平常每处灸10~15分钟,至皮肤泛起红晕为度。施灸时集中精神,随时调理距离避免烫伤,不宜温度过高或时间太长。

2、注重保暖:艾灸时阻止受风,只管不开电扇或空调。艾灸部位应注重保暖,避免身体受寒。艾灸后毛孔翻开,容易受凉,建议休息2小时以上再用温热水沐浴,同时适当增补水分。

3、晚9点后不要艾灸:上午阳气生发,是一天中最佳的艾灸时间。晚上9~11点为“亥时”,也称“人定”,提醒人们夜已深了,应阻止运动定心睡眠,最好不要施灸。

4、4种情形慎用艾灸:妊娠期妇女不宜大宗艾灸,艾灸时要避开下腹部及腰骶部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的人,肿瘤、结核患者,不可艾灸;空腹、过饱、疲劳、醉酒、运动出汗的人,不适合马上艾灸;面部、大血管及心脏周围榨取艾灸。

5、艾灸后视察反应:艾灸时,若是突然泛起头晕、眼花、恶心、心慌出汗、面色惨白等“晕灸”症状时,应连忙阻止施灸。若是容易上火,应镌汰艾灸频率。泛起过敏或严重上火反应,需实时就医。

6、注重操作清静:艾灸燃烧爆发烟尘过多时,会对呼吸系统爆发刺激,应注重透风排烟。艾条富含植物纤维,禁止易熄灭,使用后最好放进空心容器里阻遏空气灭火。


新葡萄8883官网商学院特殊提醒:艾灸并非人人适合,最好先询问医生辨识体质,在专业指导下选择适合的方法。

春季艾灸,给身体添一把“康健火”!

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也是万物苏醒的季节,预示着新一轮的播种又要最先了!那么,你知道康健该什么时间播种吗?着实春季艾灸,播种的就是秋天的康健哦。春季怒气最旺,身体阳气一旦富足就会自动攻击潜藏了一冬的病灶。以是春季别忘了艾灸,给体内阳气加一把火,一鼓作气把潜藏的病灶扫除!

艾灸,艾草,艾灸注重事项

艾草,是野菜也是中药。中医用艾养生,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名医别录》中纪录,“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艾是艾草,灸就是用火烤的意思。我们的祖先在烧烤、取暖和时发明,熏烤身体某些部位,可以减轻或治愈病痛,“灸”法应运而生。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了灸法治病的纪录。中医以为,艾灸有助温阳补气、祛寒除湿,是最具中医特色的治疗、保健手段之一。


一、艾灸首选“三年艾”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必来。”艾灸常用“三年艾”,即存放3年后的艾草。陈艾的挥发油已挥发,有用药性能施展到最佳。艾绒是艾草的自然加工品,也是制作艾灸所用艾条的主要质料。挑选艾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1、看:新鲜的艾草呈嫩绿色,陈艾颜色多为黄褐色。用于艾灸的艾绒杂质少,燃烧后的烟为白色。燃烧后,艾灰颜色浅淡,能完全熔化。

2、闻:好的艾绒味道温顺、清香,含有杂质较多的艾绒闻起来则较量刺鼻,燃烧的烟味也较量呛。

3、触:用于艾灸的艾绒,摸起来手感应十分细腻、柔软。

若是对艾烟过敏,可选用电子灸产品。电子灸使用电阻盘爆发热量,也可以温通经络,其特点是利便、无烟,但渗透性不如古板艾灸。


二、差别症状差别穴位

中医以为,艾灸相宜“虚证”和“寒证”,如虚弱怕冷、受凉腹泻、枢纽冷痛、风寒伤风等。针对差别年岁、人群、症状,艾灸的“养生穴”也不相同。

1、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肚脐中下3寸处。关元穴被称为“中医养生第一穴”,是身体元气收支的“门”。身体虚弱、体质偏寒的人,经期手脚冰冷、腹痛的女性,均可艾灸关元穴保养。

2、中脘穴:位于肚脐到胸骨下缘连线的中点。若是经常以为胃里凉、想喝热水,或者吃完冷饮胃不惬意,可用艾条灸中脘穴。

3、命门穴:位于后正中线上,在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命门穴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经常艾灸命门穴,可以资助调理腰痛、肾脏疾病等。

4、足三里:腿弯曲时,膝枢纽外侧有一块凸出的骨头(外膝眼),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处。足三里是常用的“强壮穴”,中医素有“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的说法。经常艾灸足三里,有助于调理脾胃,改善免疫能力。

5、涌泉穴:位于左右足底前部凹陷处,第2、3趾缝纹前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涌泉”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艾灸涌泉穴可养心安神,改善神经虚弱,增强防病能力。


三、艾灸常见手法

1、温顺灸:持艾条距离皮肤3~4公分,穴位感应温热即可。适合慢性疾病和慢性劳损患者。

2、盘旋灸:在温顺灸的基础上,持艾条在穴位周围轻度横向盘旋,镌汰皮肤局部灼热感。

3、雀啄灸:持艾条一上一下、一近一远刺激穴位,适合热症及需要驱病邪的患者。

除了直接在穴位施灸,艾灸配合盐、姜、蒜及药物等,可以有针对性地增强疗效。隔盐灸适用多种腹泻;隔姜灸可缓解吐逆、腹痛、痛经等;隔蒜灸可治疗皮肤病症等;隔药物灸需由专科医师操作。


四、艾灸注重事项

艾灸是一种温热治疗要领,适当的手法和方法可使功效加倍。中医提醒,艾灸时有6个注重事项:

1、艾灸要适度:将艾条点燃,距离皮肤2~3厘米,以局部温热、无灼痛为宜。一样平常每处灸10~15分钟,至皮肤泛起红晕为度。施灸时集中精神,随时调理距离避免烫伤,不宜温度过高或时间太长。

2、注重保暖:艾灸时阻止受风,只管不开电扇或空调。艾灸部位应注重保暖,避免身体受寒。艾灸后毛孔翻开,容易受凉,建议休息2小时以上再用温热水沐浴,同时适当增补水分。

3、晚9点后不要艾灸:上午阳气生发,是一天中最佳的艾灸时间。晚上9~11点为“亥时”,也称“人定”,提醒人们夜已深了,应阻止运动定心睡眠,最好不要施灸。

4、4种情形慎用艾灸:妊娠期妇女不宜大宗艾灸,艾灸时要避开下腹部及腰骶部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的人,肿瘤、结核患者,不可艾灸;空腹、过饱、疲劳、醉酒、运动出汗的人,不适合马上艾灸;面部、大血管及心脏周围榨取艾灸。

5、艾灸后视察反应:艾灸时,若是突然泛起头晕、眼花、恶心、心慌出汗、面色惨白等“晕灸”症状时,应连忙阻止施灸。若是容易上火,应镌汰艾灸频率。泛起过敏或严重上火反应,需实时就医。

6、注重操作清静:艾灸燃烧爆发烟尘过多时,会对呼吸系统爆发刺激,应注重透风排烟。艾条富含植物纤维,禁止易熄灭,使用后最好放进空心容器里阻遏空气灭火。


新葡萄8883官网商学院特殊提醒:艾灸并非人人适合,最好先询问医生辨识体质,在专业指导下选择适合的方法。